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澳门币 | ⒈澳门地方通行的货币,以圆为单位。 |
澳闸 | 澳闸(澳閘)[àozhá]⒈拦河而建的水闸。闸,同“闸”。引证解释⒈拦河而建的水闸。牐,同“闸”。引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“﹝元符﹞二年闰九月,润州京口、常州犇牛澳牐毕工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 |
澳大利亚人 | 澳大利亚人(澳大利亞人)[àodàlìyàrén]⒈澳大利亚的主体民族。主要由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的后裔结合而成。约1200万人(1985年)。通用英语。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。多住城镇。主要从事 |
澳洲 | 澳洲[àozhōu]⒈“澳大利亚洲”的简称,一般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的塔斯马尼亚等岛屿,是世界最小的洲,现通常把它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岛屿合称为大洋洲。英Australia; |
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|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(澳大利亞國立大學)[àodàlìyàguólìdàxué]⒈澳大利亚的大学。1946年创建于堪培拉。设有生物科学、化学、地球科学、约翰·柯廷医学、太平洋地区、自然科学、社会研 |
澳溟 | 澳溟[àomíng]⒈水深处。引证解释⒈水深处。引南朝梁何逊《七召》:“至深潭之澳溟,有洞室之穹崇。” |
澳大利亚 | 澳大利亚[àodàlìyà]⒈大洋洲国家。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。面积76823万平方千米,人口1805万(1995年),均居全洲首位。首都堪培拉。从西向东分布低矮高原、平原和山地。 |
澳甲 | 澳甲[àojiǎ]⒈清代管理沿海船民的一种户口编制。亦指澳甲的甲长。引证解释⒈清代管理沿海船民的一种户口编制。亦指澳甲的甲长。引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沿海等省商渔船隻,取具澳甲族隣保结,报官 |
澳清 | 澳清[àoqīng]⒈深湛澄澈。引证解释⒈深湛澄澈。引宋沉遘《代人祭吴春卿文》:“维公刚健浑粹,渊泉澳清,万人之杰,一旦之英。” |
澳门 | 澳门[àomén]⒈9平方公里,人口46.1万,是世界著名的赌城。明嘉靖间都指黄庆,受葡人贿,以此地与葡人通商,每年收地租二万金。崇祯元年,葡始设官,清光绪十三年始与立约,许其管理。其地有阿妈 |
港澳 | 港澳[gǎngào]⒈港湾。⒉香港、澳门的并称。引证解释⒈港湾。引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“镇江府傍临大江,无港澳以容舟楫。”《清史稿·兵志九》:“福建东南沿海凡二千餘里,港澳凡三百六十餘处。”⒉ |
鱼澳 | |
西澳大利亚 | |
西澳寒流 | ⒈南印度洋东部的寒流。由西风漂流转向而成。沿澳大利亚西岸北流,最后汇入南赤道洋流。 |
淇澳 | |
南澳大利亚 | |
澜澳 | 澜澳[lánào]⒈水曲。引证解释⒈水曲。引南朝宋颜延之《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》诗:“清氛霽岳阳,曾暉薄澜澳。”明陈子龙《玉泉》诗:“澜澳无定姿,空濛移阴阳。” |
口澳 | 口澳[kǒuào]⒈港口。引证解释⒈港口。引清马建忠《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》:“自轮舟製兴,海外数万里之国,莫不以师舶梭巡我海疆,出入我口澳,布伏我肘腋,窥伺我虚实。” |
江澳 | 江澳[jiāngào]⒈亦作“江隩”。引证解释⒈亦作“江隩”。江岸弯曲处。亦泛指江曲沿岸地区。引《晋书·刘弘传赞》:“威静荆塞,化扬江澳。”唐李百药《郢城怀古》诗:“王公资设险,名都拒江隩。” |
胶澳租界条约 | ⒈又称《德租胶澳专条》。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胶州湾的条约。1898年签订。主要内容为:德国租借胶州湾,租期九十九年;德军在胶州湾沿岸百里内可自由通行;德国获得修筑胶济铁路权及沿线的开矿 |
海澳 | 海澳[hǎiào]⒈海边弯曲可停船的地方。引证解释⒈海边弯曲可停船的地方。引清马建忠《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》:“其攻土尔基也,以铁甲巨舰五十餘艘闯入黑海海口,英遣师船侦之,仅十餘艘 |
港澳台投资经济 | 港澳台投资经济(港澳臺投資經濟)[gǎngàotáitóuzījīngjì]⒈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地区投资者依照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、法规,以合资、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举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 |
大澳大利亚湾 | ⒈印度洋凹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湾。沿岸干燥荒凉,多石灰岩悬崖。以多风暴著称。 |
东澳暖流 | 东澳暖流(東澳暖流)[dōngàonuǎnliú]⒈南太平洋西部的暖流。太平洋南赤道洋流的南分支。沿澳大利亚东岸南下,最后汇入西风漂流。 |
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!
Copyright © 2025 风叶子词典网fengye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12912号-19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合作/投诉联系QQ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