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詢於芻蕘 | 【解释】询:问;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,征求意见。【出处】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基本解释与樵夫商议事情﹐意谓不耻下问。辞典解释询于刍荛xún |
於茲 | 于兹于兹又叫于兹(拼音:yuci),出自《书·盘庚上》,《非有先生论》,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该词有很多种意思,有这个的意思,还可作为形声字,增加繁殖的意思。基本解释1.在此。2.于今,至今。3.当今 |
於檡 | 见"于菟"。基本解释见"于菟"。 |
於役 | 于役1.行役。谓因兵役﹑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。基本解释行役。谓因兵役﹑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。网络解释于役1.行役。谓因兵役﹑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。 |
於越 | 于越于越,出生于山东青岛,中国内地女演员,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表专业。1999年,参加青岛市形象大使比赛获得最佳上镜奖。2005年,因出演都市喜剧《辉煌的背后》而出道。2007年,凭借出演年代革命剧《 |
見於 | 见于见于,读音jiànyú,汉语词汇,指明文字出处或可以参看的地方。基本解释见于jiànyú[seealso]即出现于辞典解释见于jiànyúㄐㄧㄢˋㄩˊ可从某处见到,多用 |
於斯 | 于斯1964年5月出生于武汉。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高射炮兵学院通信专业。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基本解释同"于此"。辞典解释于斯yúsīㄩˊㄙ在这里。如:「他生于斯,长于斯,对此地存有一分热爱。 |
急於事功 | 【解释】事:事业;工:功绩。指做事急于求成。【出处】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为了忘却的记念》:“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,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,急于事功。”网络解释【解释】事:事业;工:功绩。指做事急于求成。【出 |
苦於 | 苦于苦于是一个词语,拼音kǔyú,是指为某种情况所苦恼。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。网络解释苦于苦于是一个词语,拼音kǔyú,是指为某种情况所苦恼。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。 |
於於 | 于于(汉语词语)于于(1).自得貌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泰氏其卧徐徐,其觉于于。”成玄英疏:“于于,自得之貌。”唐白居易《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》诗:“兴酣头兀兀,睡觉心于于。”宋沈辽《走笔酬亨甫所示 |
於氏 | 于氏于氏:中华姓氏于氏:清代闺秀诗人基本解释1.同"于是"。2.氏,通"是"。网络解释于氏于氏:中华姓氏于氏:清代闺秀诗人 |
危於累卵 | 【解释】比垒起的蛋还危险。比喻极其危险。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当是时,魏危于累卵,天下之士相从谋。”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”《后汉书·申屠刚传》:“国家危弱 |
敢於 | 敢于敢于是一个汉字词语,意思是有决心、有胆量去做某事。基本解释敢于gǎnyú[havethecourageto;dareto]有勇气[做某事]敢于发表意见敢于放手做某事,也敢于承担责任网 |
冰生於水而寒於水 | 辞典解释冰生于水而寒于水bīngshēngyúshuǐérhányúshuǐ冰由水冰冻而成,温度比水冷。语本《荀子.劝学》:「学不可以已,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」比喻弟子优于老师 |
於然 | 于然(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)于然(1932.1—2012.10)别名正茂,四川成都人。擅长水彩画、粉画。1956年于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,因成绩优异并被留校任教,从事美术教学工作,副教授。1978年于 |
於喁 | 于喁相和之声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。”陆德明释文引李轨曰:“于喁,声之相和也。”明汪芗《题眉嵋苍松图》诗:“众窍于喁吹参差,下方万户闻清飔。”清钱谦益《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》诗:“死已 |
謠言止於智者 | 辞典解释谣言止于智者yáoyanzhǐyúzhìzhě(谚语)明睿的人能判定是非,不轻信口耳转述毫无根据的传闻。如:「俗话说:『谣言止于智者』。大家不要再相信那些恶意中伤的小道消息了吧!」基本解释辞 |
於氐根 | 于氐根于羝根:yúdīɡēn指汉末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的称号。《三国志》记载如下:黑山、黄巾诸帅,本非冠盖,自相号字,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。意思是,“于羝根”是黄巾军或黑山贼的一个将领,“于羝根”非其真 |
無敵於天下 | 【解释】天下都没有对手。形容力量强大无比。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无敌于天下者,天吏也。”基本解释1.举世没有对手。网络解释【解释】天下都没有对手。形容力量强大无比。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 |
厝薪於火 | 辞典解释厝薪于火cuòxīnyúhuǒ比喻潜伏的危机。参见「厝火积薪」条。《清史稿.卷二一五.诸王传.景祖诸子传》:「躬蹈四罪,而犹逞志角力,谬欲收拾人心,是厝薪于火而云安,结巢于幕而云固也。」基本解 |
錞於 | 錞于錞于,亦作錞釪、錞。我国古代铜制打击军中乐器。现发现最早的作于春秋时期,盛行于汉代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鼓丁宁、錞于、振铎”。《周礼·地官·鼓人》:“以金錞和鼓”。錞于常与鼓配合,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 |
蜂蠆作於懷袖 | 【解释】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。【出处】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蜂虿作于怀袖,勇夫为之惊骇,出于意外故也。”基本解释1.比喻意外的惊骇。网络解释【解释】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。【出处】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蜂虿作于 |
瀕於 | 濒于濒于,读音为bīnyú,动词,词义为:临近;接近,用于坏的遭遇。基本解释1.见"濒于"。网络解释濒于濒于,读音为bīnyú,动词,词义为:临近;接近,用于坏的遭遇。 |
示貶於褒 | 【解释】犹言寓批评于表扬。【出处】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·南礼部恤典》:“石以违拂不成为义,张以怀情不尽为义,皆上所亲定。盖圣意示贬于褒也。”基本解释1.犹言寓批评于表扬。网络解释【解释】犹言寓批评于 |
於謳 | 于讴yúōuㄧ于讴(于讴)咏叹歌吟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需役闻之于讴,于讴闻之玄冥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于,音乌。”陈鼓应今注引宣颖曰:“于讴,咏叹歌吟。”基本解释1.咏叹歌吟。网络解释于讴yúōuㄧㄩˊ |
勿忸於 | 勿忸于wùniǔyúㄨˋㄋㄧㄨˇㄧㄩˊ勿忸于鲜卑族姓氏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“神元皇帝时,馀部诸姓内入者……勿忸于氏,后改为于氏。”基本解释复姓。网络解释勿忸于wùniǔyúㄨˋㄋㄧㄨˇㄧㄩˊ勿忸于鲜卑 |
求馬於唐肆 | 【解释】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。比喻求非所求,必无所获。【出处】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彼已尽矣,而女求之以为有,是求马于唐肆也。”郭象注:“唐肆,非停马处也。”【示例】(达吐,)西域术语,或神秘之名 |
熔於一爐 | 【解释】熔化在同一个炉内。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,浑然一体,难分难解。【出处】卞之琳《冯文炳选集·序》:“废名在解放前,特别在抗战前,似曾以他独特的方式,把儒释道熔于一炉。”基本解释 熔化在同一个 |
青過於藍 | 【解释】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。比喻学生胜过老师,或后人胜过前人。同“青出于蓝”。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答吕季克书》:“其所著书乃如此,若《原说》者,则可谓青过于蓝矣。”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 |
脛大於股 | 【解释】犹言本小末大。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。基本解释1.犹言本小末大。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。网络解释【解释】犹言本小末大。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。 |
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,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处理!
Copyright © 2025 风叶子词典网fengye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12912号-19
免责声明:本站非营利性站点,以方便网友为主,仅供学习。合作/投诉联系QQ: